摘要:丹东宽甸美食“小神仙”_天华山小岭山庄招牌菜,丹东宽甸小吃有哪些?去丹东宽甸必吃的小吃有哪些?宽甸哪家饭店有特色?

这些绿色的大约平均一寸来长的蠕虫在东北辽南当地人叫它们“小神仙”,是北方特产柞蚕的蚕蛹的幼蛹,蛋白质营养含量更高地哦。。。
小岭山庄荆先生告诉我们:“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,有“七个蚕蛹一个蛋”的说法,是体弱、病后、老人及妇女产后的高级营养补品。蚕蛹对机体糖和脂肪代谢能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,蚕蛹油可以很好地降血脂、降胆固醇。对辅助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改善肝功能有显著作用。蚕蛹能产生具有药理学活性的产物。这种活性产物能有效提高人体内的白细胞水平,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,并可有效延缓人体机能的衰老进程”。
做“神仙”很有可能是件悲催的事,因为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人吃掉。
当然,吃“神仙”还是需要些勇气的。单名字就足以吓退些崇仙信道的人,而炸过的“神仙”黄黑相间,似蚕蛹比蚕蛹略长略瘦,软塌塌的活脱脱像个营养不良的木乃伊,哪跟“仙”字沾个边儿。说到这里你该知道,此“仙”非彼“仙”,这“神仙”其实是柞蚕嫩蛹,就是当柞蚕变成蛹之前蜕皮之后的状态,颜色为绿色,背有黑色花纹,丹东一带称为“小神仙”。问过几个丹东的朋友,谁也说不清这名称的来历。只是这物来之不易,要想得到不光靠手急眼快,还要机缘巧合。那蚕窝在方寸之间的丝茧里,谁也不知道它何时会“羽化而登仙”,转瞬之间错过了,它便堕入凡尘,成了普通蚕蛹,剖开百余个蚕茧,能有十来个成“仙”的就不错了。
十一到宽甸,桌上那盘热乎乎的炸“神仙”实在让我Hold不住。这不是我第一次吃“神仙”,曾有朋友从老家带回过油炸“小神仙”,当时觉得这蚕蛹的样子好怪,入了口才发觉不是普通蚕蛹,那个香啊“没齿难忘”。只是当时凉了,加上人多,手忙脚乱抢吃了几个,还没细细咂摸味儿盘子已经空了。这次终于吃到热乎的了!看起来硬硬的皮囊竟是这样薄如蝉翼,入口轻嚼即碎,内外一样绵软,油香的味道一点点儿释放,逐渐漫延到整个口腔神经,却绝不像其他美味那样香气外泄,只在你的口舌间打转,要香过蚕蛹不知多少倍。
诸君不要笑我重口味,人类的历史其实也是一部吃虫的历史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固然勇气可嘉,不过当时的情势多半是饿极了,而第一个吞下虫子的先辈,更极有可能是饿疯了——毕竟单从样貌上来说,多数虫子看起来比螃蟹恐怖得多,不过吃过虫的先人该发现,虫子的味道实在比螃蟹要强许多。《礼记》上说,“爵鹗蜩范”(音:绝厄条范)是人君宴会上才能有的珍馐。蜩,就是知了,范,指的是幼蜂,充分说明虫贵肉贱的历史传承性。而中国人吃蚕蛹的历史更可追溯到1400多年前,李时珍他老人家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还把蚕蛹大大表扬了一番——“人食可强身健身补气养血、强腰壮肾、滋肺润肠”。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在蝗灾到来时曾吞过蝗虫做秀,只是不知道他用的是什么吃法,算起来我和他也算同道中人——小时第一次吃虫,就是逮到个儿大的蚂蚱,拧下两条腿来烤着吃,虽只有舌尖一点儿,却油香四溢。
几个来回,桌上的“神仙”便没剩了几个,咂吧咂吧嘴,回香让人忍不住又伸出了筷子。想来神仙这样的差事,听起来挺美,做起来怕就没那么舒服了,整天在天上喝风屙烟吃桃喝酒,嘴里还不淡出个鸟来,寿与天齐有个屁用!不然,《西游记》里那些七仙八仙的,干嘛动不动跑到凡间来闹妖,唐僧肉当真就那么好吃?怕一些还是奔着“小神仙”这样的人间美味来的。这样说来,做个凡夫俗子还真是件美事——流着涎水,大嚼“神仙”,岂不美哉。
天华山小岭山庄欢迎您


众游网金秋养生游系列产品
